2019年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主要精神(一)
時間:2019-01-25 10:36:22 點擊量:
劉志宏書記的講話要點
一、關于2018年經濟工作的回顧總結
新特征:一是經濟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,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%。二是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大幅提升。三是轉型發展勢頭強勁。四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競爭力明顯增強,全市銷售額超過百億元以上的“龍榜”企業達到4戶,山西建龍突破200億大關。五十經濟發展的外向度進一步提升,運城機場客運量突破200萬人次,高鐵客運量突破900萬人次。六是人民群眾享受到了更多的發展實惠。
總結有四條:一是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,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正確的前進方向。二是切實加強和改進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,牢牢掌握經濟工作的主動權。三是堅定不移深化改革、擴大開放,傾力再造發展新優勢。四是積極引導預期,增強全社會的發展信心。
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:一是推動轉型發展、高質量發展的能力明顯不足。二是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有待繼續提高。三是生態環保形勢依然嚴峻,污染防治的任務非常艱巨。四是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不充分,在建項目進度慢,不少項目依然在做前期工作。五是抓落實力度還不夠、還不平衡。
二、深刻領會、準確把握中央經濟工作大政方針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
第一、深刻領會、準確把握中央對做好新形勢下經濟工作的五條規律性認識。“五個必須”:一是必須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,二是必須長期大勢認識當前形勢,三是必須精準把握宏觀調控的度,四是必須及時回應社會關切,五是必須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。
第二、深刻領會、準確把握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重大判斷。“五個新機遇”:一是加快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帶來的新機遇;二是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帶來的新機遇;三是深化改革開放帶來的新機遇;四是加快綠色發展帶來的新機遇;五是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帶來的新機遇。要堅定不移抓機遇、用機遇,堅持辯證思維,保持戰略定力,堅定必勝信念,牢牢把握戰略主動權。
第三、深刻領會、準確把握宏觀經濟政策走向。四個信號:一是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。二是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。三是結構性政策要強化體制機制建設。四是社會政策要強化兜底保障功能。
第四、深刻領會、準確把握中央關于經濟工作的八字方針。“鞏固、增強、提升、暢通”。
第五、深刻領會、準確把握全省經濟發展的總體要求。2019年全省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,是創造性地貫徹中央經濟工作大政方針,拓展轉型發展新局面。敢于擔當、主動作為,開動腦筋、大膽創新,勇于解決自己遇到的困難和問題,做到敢干事、會干事、能成事。
第六、深刻領會、準確把握2019年全省經濟轉型發展的六項重點任務。一是深入推進能源革命,優先發展制造業,強化創新驅動;二是支持實體經濟發展;三是擴大投資、促進消費;四是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,提高城鎮發展質量;五是深化市場改革、擴大高水平開放;六是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。
三、關于2019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、預期目標和重點任務
市委對2019年全市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,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,統籌推進“五位一體”總體布局,協調推進“四個全面”戰略布局,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,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堅持新發展理念,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;圍繞省委“示范區”“排頭兵”“新高地”三大目標,以“改革搶先機,發展站前列,各項工作創一流”為總要求,以“走進新時代,建設大運城”為總抓手,扭住“轉型綜改、改革開放、實體經濟、項目建設、生態環保、民生改善”六個重點,繼續打好“三大攻堅戰”,進一步穩就業、穩金融、穩外貿、穩外資、穩投資、穩預期,鞏固和拓展轉型發展、高質量發展的好勢頭,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,以優異成績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.6%左右。要圍繞“讓農業農村現代化成為運城最大的亮點、先進制造業成為運城最大的特色、對外開放新格局成為運城最大的優勢”三大目標,著力抓好以下六項重點任務。
(一)大力度推動產業轉型升級、向中高端邁進。要推動產業發展邁向中高端,這條路子必須堅持不懈地走下去。
先進制造業是現代產業體系的支柱,也是產業轉型升級、高質量發展的關鍵,把通用航空產業發展作為運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戰略來抓,加快通用機場建設,大力發展臨空經濟,推動航空貨運量實現大幅提升,帶動運城產業轉型升級。
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。公司是以盈利為目的、適應市場經濟需要設立的一種企業組織,主要精力集中在研發和銷售兩端。工廠是以生產為主要內容的工業場所,主要精力集中在生產和加工產品上。我們一些企業不盈利,原因就在于固守著工廠思維,研發和銷售兩端都不行,生產線上的員工占到了90%,上千人規模的企業只有幾個人在搞研發、幾個人在搞銷售。市場經濟條件下,生產的目的就是為了銷售,必須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開拓市場能力。只靠中間產業工人隊伍,再好的產品也難賣出去。因此,在員工隊伍結構上,各企業要注重壯大前端科技研發隊伍和后端市場開拓隊伍,把兩支隊伍打造起來才能打贏勝仗。
消費是最終需求,對高質量發展具有穩定而持久的拉動作用。打好“三大攻堅戰”: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;打好脫貧攻堅戰重點是鞏固脫貧成效、筑牢返貧防線;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是堅守陣地、鞏固成果,要持續深化藍天保衛戰、碧水保衛戰、凈土保衛戰,抓好轄區內重大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。
(二)向實體經濟聚焦,增強微觀經濟活力。
要毫不動搖鼓勵、支持、引導民營企業發展。
(三)統籌市域經濟協調發展,促進城鄉聯動。
“一盤棋”布局、“一張圖”謀劃、“一體化”發展。“統籌發展一盤棋,擰成發展一股勁,謀劃發展一張圖,推動發展一體化,形成發展一條龍”。污雨水泵站等市政公用設施建設,推動城市公共服務標準化、均等化。要把中心城區作為大運城建設的一號工程,形成“一市三區”的架構。繼續抓好“3515重工程項目”實施,特別是抓好市城區重大項目建設,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,參與運城北部新城、鹽臨夏一體化的開發與建設,在重大工程項目建設上有新的突破。
(四)大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。
要把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運城農業發展的“一號工程”,進一步擴大有效灌溉面積,建設高標準農田。城市近郊大面積栽植生態林,不能把眼睛緊緊盯在經濟林上,還要放在生態林上。經濟林解決的是一家一戶的生計問題,生態林解決的是大范圍的生態問題。
(五)堅定不移深化改革、擴大開放。
扎實推進省委部署的“改革創新、奮發有為”大討論。開發區是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、主引擎,我市已經獲批10個省級開發區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具有重大牽引作用,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突破口。國有企業的出路在于改革,不能抱殘守缺,只有改革成功,才能浴火重生變成現代企業,推動企業資產重組、優勢重構、業務重塑,要逐步化解市屬國企歷史包袱,推進“三供一業”,廠辦大集體等改革。當前,高水平開放已經成為中國的鮮明標識,繼續辦好“三節三會”,把運城對外開放“七張牌”打得更亮、更響。一要全力抓好重大基礎設施建設,國際機場擴建、高鐵北站存車場擴建、陽運高速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。二要深度對接國家重大戰略。三要著力提高招商引資質量。堅持引資、引技、引智并舉,推動外企入運、央企入運、民企入運和運商回歸。四要全力穩定進出口貿易。
(六)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、獲得感、安全感。
要著力提高“三大收入”:一般公共預算收入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。要千方百計提高就業質量。要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。
四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
要進一步提升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。要進一步激勵干部擔當作為,全市推薦400名左右擔當作為的先進典型,其中正處級35人左右,副處級145人左右,科級及以下干部220人左右。要嚴厲打擊誣告陷害黨員干部的不法人員。要進一步營造良好輿論環境。